聚焦“人工智能+”战略 技术赋能管理服务

——校长办公室党支部、继续教育办公室党支部3月组织生活联合开展人工智能专题讲座

发布人:陈宇

      3月3日,校长办公室党支部与继续教育办公室党支部联合开展组织生活,邀请附属第三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刘子锋主任开展“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介绍”专题讲座,并进行专题研讨。会议由校长办公室党支部副书记刘天罡主持。

刘子锋主任讲座现场

       刘子锋主任首先从国家战略高度剖析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趋势。他指出,人工智能已从“工具”升级为“科学发现的新范式”,并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他援引2024年诺贝尔奖授予人工智能领域学者、马斯克旗下Grok 3发布等案例,强调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中国在政策支持和本土技术突破中已展现出独特优势。刘主任提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的理解能力、遵循指令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调用工具的能力,从而形成创新驱动力。

      刘子锋主任以附属第三医院人工智能建设情况为例,详细介绍了大模型在医院数据治理、私域大模型建设和智能体建设的具体工作探索,围绕“人工智能+管理”“人工智能+服务”“人工智能+科研”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场景展开深度解读。

      刘子锋主任还结合校长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的工作场景,示范了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PPT制作、视频剪辑、公文辅助等智能生成的具体实例,详解大模型如何成为行政人员的“智能外脑”,为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提质增强效。

       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大家就建设私域知识库、人工智能助力管理流程再造等技术如何落地的问题,以及伦理和安全挑战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黄毅同志在总结中指出,从去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到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再到2月18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都充分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高松校长在2024年秋季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到了学校要全面建设智慧治理体系,以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治理,探索建设服务于学科、教务、科研、人事、财务等领域应用场景的校内大模型,提升决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在前不久召开的校领导工作务虚会上,学校领导班子也围绕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高校行政治理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当前学校事业发展进入到新百年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校长办公室党支部与继续教育办公室党支部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黄毅同志对全体参会人员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习,立足自身岗位业务,利用好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赋能管理服务,提升现有行政管理效率;二是要在接下来的学校行政治理体系改革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运用私域知识库和大模型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助力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